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健康.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健康. Show all posts

2009/03/04

世界奇景 玉山排名大躍進 玉管處辦抽獎全力催票

更新日期:2009/03/04 12:06 張嘉芳

為了爭取成為「世界新七大奇景」,近來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賣力為玉山催票,現在已經順利擠進山岳類第4名,但長江卻只排名河川類的第14名,顯示玉山及長江的聯手合作策略仍未發酵。玉管處還特地準備了筆記型電腦等獎品,鼓勵全球華人踴躍上網投票,讓玉山進入決賽。

在玉山國家公園的強力催票下,玉山大幅進步到山岳類的第4名。這個階段的票選活動將在7月7日截止,到時候專家將進行前21名的評選工作,從地景、島嶼、山峰、洞穴、森林、湖泊及海景7個類別中各選出前3名。

為了讓玉山能晉級前21名,玉管處這陣子卯足全力,透過各種管道催票,甚至發起玉山與長江聯手的方式,呼籲華人共同合作,讓玉山及長江在國際上發光。不過,玉管處副處長吳祥堅卻透露,玉山及長江合作的票選活動才推出1個多星期,目前玉山的排名雖然往前躍進,長江在湖泊類卻排第14名,顯見華人合作投票的策略尚未發酵。吳祥堅說:『這個禮拜應該是還沒有完全發酵,我們必須在往後的1個月強力結合,這樣的票才會增加,因為這個是網友剛提出來的策略。』

玉管處呼籲民眾投票時,除了玉山及長江之外,避免票選其他山岳或河川景點,以免發生排擠效應。每個人每次投票可以圈選7個自然奇景,但不能重複,否則將視為廢票。

玉管處還特地提供了100台筆記型電腦及100名排雲山莊免費住宿券,鼓勵民眾踴躍上網投票。

**********************************

投票網址在此:http://www.new7wonders.com/nature/en/vote_on_nominees/

投票者需加入會員, 投票時每人一定都要投七票

先選地點後再挑世界奇景的名稱,台灣在Asia裡,叫做Yu Shan,就是玉山.

2009/03/02

近視手術的種類

近視手術的種類

傳統近視的矯正法是靠有框眼鏡或隱形眼鏡,但是有框眼鏡不但不方便而且又重,無論是在打球、運動或游泳都相當不方便,而隱形眼鏡則是易導致感染或過敏等情形。其實近視手術與隱形眼鏡在差不多時期被發明,最早的近視手術是所謂的鑽石刀切割術(Radia Keratotomy,簡稱RK),由蘇聯的眼科醫師開始大量的臨床運用,之後在美國及全世界廣為流行。由於主要以鑽石刀來切割角膜,再加上效果不錯,安全性也相當高,因此接受度不錯,其對象主要是以低度數近視之矯正為主,高度數近視之矯正效果較差。

在1964年後經過一、二十年的演進,這一類統稱為層狀角膜手術由原先的「冷凍式」進步到「非冷凍式」,「手動式」再改良成「全自動式」,最後更結合了準分子雷射的 精確性,而成為現代近視手術的主流──「雷射原位層狀角膜重塑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簡稱LASIK)。主要是運用高精確度的「準分子雷射」來改變角膜的弧度。這類手術可追溯至15年前,美國醫師卓克爾 (Trokel)等人運用IBM公司發明用以切割晶片的「準分子雷射」於眼角膜上,開啟了近代雷射近視手術之先河。美國衛生署(FDA)經過六年多的臨床 評估,終於在1995年開放了常規使用,台灣也在1999年7月全面開放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個人開業醫師合法使用。

至於目前最新的近視雷射手術是「飛秒無刀手術」(IntraLASIK),是過去20年間由雷射科學發展起來的新工具之一,由亞米德.齊威爾 ,以高速雷射技術研究基本化學反應,還獲頒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

此外,水晶體手術或眼內隱形眼鏡植入等亦具備矯正度數之效果。近視手術之種類相當多,其演變也各有其歷史淵源,每種手術也都有其優缺點,需評估患者的狀況再給予適當之建議。

※將常見近視雷射手術介紹羅列如下:

一、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RK)

直接以雷射照射角膜表面,將組織氧化,較為簡單,一眼手術時間約5分鐘。因為它同時也將角膜前面的表皮層及鮑曼氏層切除,故術後傷口的復原較慢,約3、4天,並需戴上隱形眼鏡來降低不適感,且若切除過多組織,易留下疤痕,故一般建議使用在800度以下的中低度數。

二、雷射角膜層狀重塑術(LASlK)

由PRK改良而來,自動層狀角膜整形術 (ALK)所用的細微角膜切刀,將角膜表面重要的表皮層及鮑曼氏層掀起形成俑膜瓣,再以雷射切削下面的角膜基質層。它具有恢復快(術後只有46小時的不 適),效果穩定(術後第二天就可穩定視力,甚至可上班工作),矯正度數高(可達1000多度)且不會留疤痕。而手術時間也僅有510分鐘而已。

三、角膜皮下近視雷射手術(LASEK)

LASEK為LASIK及PRK之改良版,手術方法是使用酒精浸敷角膜40秒,使角膜上皮與基質鬆開,再以特定器械將角膜上皮輕輕掀起來,施行準分子雷射後,再將角膜上皮覆蓋回去,然後裝戴高透氧特殊保護膜片;七天後新生的上皮會取代原來的表皮層,視力即可恢復。 LASEK一般是針對近視1000度以下,且角膜厚度不夠而無法施行LASIK手術之患者,醫師才會建議採用此方法。

四、角膜上皮削切雷射手術(Epi-LASIK)

Epi-LASIK為新一代改良型的表面手術,它不像PRK直接削除角膜上皮層,也不像LASEK用酒精傷害到角膜表皮層,而是利用鈍刀片切割一個完整的,不包含角膜間質層的上皮瓣。

Epi- LASIK的發展初期,因為不確定切割層是不是穩定,尤其在角膜表皮沾黏較緊的角膜上,變數可能會較多。然而在累積更多臨床經驗後發現,不管在任何眼睛上 它都可以成功地分離表皮層(包含基底層),它的表皮瓣非常平整,很容易復位。術後的結果,不管在病患的舒適性,復原時間或是視力上都相當好。

Epi- LASIK手術後試圖留下角膜表皮層,而它對表皮層的保留比LASEK好,因此可能成為幾種表面手術中最為大眾所接受的術式。然而Epi-LASIK術後 會比較不舒服,視力的復原也比較慢一些。不過,Epi-LASIK和PRK相同,術後的視力有優於LASIK的潛能。

五、飛秒無刀手術(IntraLASIK)

IntraLASIK 是無刀雷射也稱為飛秒雷射,為目前衛生署最新核准的無刀近視雷射手術。係利用紅外雷射通過光爆破的方式,精確的進行角膜瓣切割,過程中不會熱傳遞或產生衝 擊波影響周邊組織,安全、低併發症、無動刀壓力,復原速度快,適用於角膜特殊以及瞳孔過大或是眼睛太小,無法施行傳統LASIK手術的患者。相較於過去傳 統的LASIK雷射手術,IntraLASIK即是以「雷射」來取代刀片,全程由電腦操控不用手術刀,用比頭髮直徑還要小的10微米雷射光點,在眼角膜上 打出平整的氣泡,將這些氣泡從點連成線,製造出細緻無皺褶的角膜瓣,不同過去以板層刀切開角膜的方式,可提高精準度,所使用的撐眼器也較傳統的小很多,對 於瞇瞇眼的小眼患者而言,不必剪開眼皮,承受額外的眼部傷害。

六、前導波雷射

雷 射近視手術自從1997年在美國FDA通過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弧度重塑術(LASIK)的技術後,美國年約有一百萬人接受這項手術,台灣在1999年 衛生署也同意開放醫院及基層眼科對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病人實施矯正,每年約五萬人接受這項手術,雖然85%的病人對手術結果堪稱滿意,然而有 些患者多多少少都會抱怨術後有眩光、光暈、重影、夜視力下降的問題。據統計,約有30%以上近視族有不規則散光問題,並不適合以傳統近視雷射手術矯正;而 前導波技術配合雷射手術的技術,自從2002年同樣由美國FDA通過後,漸漸改善了傳統雷射手術所造成的視覺品質的問題。

何謂前導波

前 導波技術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所研發,原本應用在太空科技,天文學家利用前導波分析處理由大氣層造成的像差,以得到銀河系更精準的數據及影像。而在 最近幾年,這項劃時代的技術被應用在我們的視覺上。我們的眼球猶如一個小宇宙,光線進入眼球後,還要經過重重構造才能到達視網膜形成視覺影像;然而,眼球 內部各構造的折射率皆有所差異,而它們的形狀也影響到光線進入眼球後行徑的狀態。這種種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眼球裡所謂的「高階像差」。在正常眼睛的光學系 統中,光線平行進入眼睛後,若為完美眼球的屈光狀態,則反射出的光和入射光一樣為平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測得清晰的影像。而在有像差的眼睛中,光線平行進 入後,遇到不規則的表面,則反射出來的光線就會變形,而產生模糊、散開、拖曳等等的影像。

在作眼球檢查時, 運用前導波高階像差檢查儀,利用光波反彈數據,選擇出光學路徑之差異,並平均出光學路徑至根部的不一致或錯誤,形容出針對一個光點的擴散程度,清楚偵測眼 角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等,對各項影響眼睛屈光度之因素做整體的分析測量,再以3D立體圖描繪出眼球狀況,給予角膜各部位最精準的個別測量。

何謂高階像差

一 般而言,我們的眼睛之所以有視力的缺陷,是因為有85%的低度像差及15%的高度像差;依照荷蘭數學家Frits Zernike的說法,像差可分為二十級,低度像差為第一級和第二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近視、散光及對焦的問題,第三級以上的像差皆稱之高度像差,其中包 含彗星差(Coma)、球面差(Spherical Aberration)、三箔差(Trefoil)等等,傳統雷射近視手術只能解決約85%的低度像差;但對有高度像差的人來說,即使雷射術後能達到 1.0到1.2的視力,但15%高度像差未被解決的部分,卻會造成術後眩光等視覺不良的後遺症,而影響到視力品質。因此,利用前導波來測量高度像差,解決 傳統雷射所遺留下來的問題,正是目前近視雷射手術的新趨勢。

自動智慧型光斑準分子雷射儀VISX–STAR S4之簡介

VISX–STAR S4是目前美國VISX光學製造之最新一代全自動智慧型光斑準分子雷射儀,於2000年底在美國發表,並於2001年正式在臺灣上市,為目前世界最進步之一的準分子雷射系統。

VISX S4可將大光斑與小光斑的優點攫取出來並加以整合,它同時擁有大、小光斑的共同優點及飛點式掃描之優點,採用七道可調式大小雷射光束,使雷射能量輸出精確 更快速;智慧型光斑掃描,可調整小至0.65mm雷射光點,比傳統飛點式掃描雷射1.2mm還小,因此更能精確雕琢出完美視力。有效治療光學區,可達直徑 9mm,可大幅降低夜間視力不良的問題,大幅提高手術結果的準確度,有效提升患者視力。 除此之外,VISX S4採用全球唯一專利三度空間全自動眼球追蹤定位系統;在手術過程中,人的眼球會因為不自覺轉動而導致雷射光束偏離中心,可能會影響矯正視力療效,使用三 度空間全自動眼球追蹤定位系統,可以直接鎖定眼球X軸、Y軸與Z軸動向,跟蹤眼球極細微快速移動,令雷射光投射更加準確,因而提高視力矯正的效果。

前 導波高階像差分析儀除了可分析高階像差外,連接飛點式小光斑雷射機器,配合眼球自動追蹤、3D自動定位,可更精準地打造為個人量身訂做的雷射手術。另外, 前導波的診斷也可指出具有像差的人,在做完雷射手術後是否會使像差更嚴重而引起視覺上的問題,進一步地篩選出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的患者。

為什麼要選擇前導波雷射?

大部分的人接受傳統的近視雷射手術即可得到滿意的結果,那究竟什麼樣的人應該要接受前導波雷射呢?

●追求高視力品質的人:前導波可消除高階像差,進一步改善夜視力品質、夜間眩光和明暗對比敏感度,可使術後視力品質超越原本戴眼鏡的最佳矯正視力。

● 夜間瞳孔大於6.5mm者:傳統屈光雷射治療的光學區域為6mm,若要加大光學區域時通常需要用到較多厚度。而前導波雷射所治療的光學區域可到達9mm,並且因為對角膜有精確的測量,進行點對點的雷射切削,也能改善夜間眩光與夜視力降低的問題。

● 散光度數大於150度及不規則散光者:透過前導波的分析,可提高散光軸度的準確性;並且在有不規則散光的患者,可進行更精密的雷射雕琢。可大幅度的降低術後產生重影的情形,且同樣對夜間視力也會有所改善。

● 最佳矯正視力在1.0以下者:若是因高階像差所引起的視力問題,可經檢查後由醫師評估再接受前導波雷射。改善像差問題後,術後視力可提高到1.0以上。

然 而,前導波雷射也是有所限制的;近視度數超過1200度的患者可能含有較多由視網膜所引起的像差;而視網膜的像差並無法以雷射消除,因此較不建議接受前導 波的雷射。另外,前導波在檢查先前已接受過近視雷射的患者方面,目前FDA仍在評估的階段。因此對於雷射術後有度數回歸的病人而言,前導波的數據只能當參 考用。

利用前導波檢查出高低像差的數據,再配合新型的準分子雷射對屈光不正的患者手術,能夠幫助術後視力標準的提升及視覺品質的改善;美國 威斯康辛州立大學臨床教授John A. Vukich也引用美國海軍醫院的臨床數據,指出前導波雷射近視手術對術後夜間眩光、夜間視力降低的改善相對於傳統雷射近視手術最為顯著。這個結果,對於 很多害怕雷射手術導致夜視力不良而影響行車安全的近視族而言不啻是個福音。

本文擷取自 『眼睛保健聖經』一書 ,由圓神出版社發行

認識 急性結膜炎(紅眼症)

急性結膜炎(紅眼症)

◎何謂「結膜炎」? 結膜炎是指覆蓋著眼瞼內方及眼球正面的薄膜(即結膜)發炎。 結膜炎有數種形式,最常見的是傳染性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症,可由各種不同的細菌和過濾性病毒感染而引致的,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以夏秋交接季節較常見,往往引發流行,又稱為流行性角結膜炎。 ◎致病因: 傳染性急性結膜炎已確知能由「克沙奇病毒」及「腺病毒」引起。此次在國內造成大感染的急性結膜炎疫情,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發現,罪魁禍首是腸病毒「克沙奇A24型」。這也是繼一九八九年,國內十八年來首度出現的克沙奇A24型大流行。 {病毒小檔案} *克沙奇病毒: 克沙奇病毒引起之流行性角結膜炎,與腺病毒所引起的有所不同,克沙奇病毒引起之流行性角結膜炎屬「匆匆型」,即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其潛伏期只需六至十二小時,即可發病,而腺病毒之潛伏期需二至六天。但二者皆俱高度傳染力。 疾管局委託高雄醫學大學病毒實驗室長期監測發現,一九八五、八六、八八跟八九年,國內都曾出現克沙奇A24型流行,今年這波紅眼症疫情,算是暌違十八年後再次出現的大流行。 *腺病毒: 腺病毒共有三十一型,其中有十型確知能引起症狀輕重不一之眼部感染,尤其以腺病毒8型及9型所引起之流行性角結膜炎,俗稱「紅眼症」及由腺病毒3型 及7型引起之咽結膜熱最受人注意。另外由腺病毒70型所生之紅眼症伴肢體痳痺,更是使人談之色變。 ◎臨床症狀: 病患往往有接觸史,約經5~7天潛伏期後發病。 症狀包括:眼睛刺痛、眼睛紅腫不適、灼熱、怕光、易流淚、異物感、霧視。病人眼結 膜因充血而呈鮮紅色,有時會有結膜下出血,眼睛產生大量黏性分泌物,少部分人會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 ※初期病徵:眼睛刺癢、有異物感、結膜充血、或眼部分泌物增加。 ※後期病徵:畏光、流淚、眼瞼顯著、腫脹、結膜嚴重水腫或出血。 ※眼部分泌物及充血消失後,表示病人已經康復。 ※雙眼可以同時或先後發病,通常先發生於一眼,但有時候會感染另一眼。 約百分之八十之流行性角結膜炎之病人會伴有角膜病變,其大部份發生在紅眼症後第七到第十天,先形成瀰漫性上皮性角膜炎,甚至發生上皮下角膜混濁及角膜實質病變。通常症狀於4~5天達到高峰期,之後漸漸消退,全部病程約於二至三星期後痊癒。 ◎傳染方式 流行性角結膜炎之傳染途徑是「接觸傳染」,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間接接觸,即接觸污染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游泳池之污水,污染之公用物品、毛巾、臉盆、水龍頭、眼藥、門把、各種用具或玩具等後又碰觸自己的眼睛,所以手部衛生最重要。 因其主要靠「接觸傳染」所以不會因與紅眼症病患四目相交,而引起「紅眼症」。 但由腺病毒引起之咽結膜熱則可經由飛沫傳染,故若遇見紅眼人,尤其有感冒症狀者,應互相保持距離,沈默是金,以策安全。 ◎潛伏期與可傳染期 潛伏期為5-12天,可傳染期為症狀發生前1-2天至症狀出現後14天。 ◎治療處置: 治療上可用類固醇眼藥來減少發炎反應病減輕症狀,應請眼科醫師診治及追蹤病情,病狀一般可在三至五天後逐漸緩和,約需二週才會痊癒,但要病毒完全消失,則需四至八週之久。 ◎護理方法: 感染到流行性角結膜炎後,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應盡快求診,按醫生處方用藥及休息。 2. 避免強光刺激眼部。 3. 酒、腥辣等刺激東西儘量避免。 4. 充分的休息。 5. 切勿沖洗眼睛,因結膜周圍有大量抗體,可增加抵抗力,若被沖洗,易使紅眼症更為嚴重。 6. 注意雙手清潔,常用肥皂洗手,確實按照「濕搓沖捧擦」洗手。 7. 不要用手去揉眼睛,必要時用乾淨毛巾、小棉棒或衛生紙擦拭。 8. 不要共用毛巾。 9. 讓雙眼得到適當的休息 10. 避免雙眼受到強光的刺激。在猛烈的陽光下,最好戴上太陽眼鏡。 11. 盡量不要吸煙與及避免逗留在煙霧迷漫的空間,在航機、餐廳或工作間,應盡量要求使用非吸煙區,以免煙霧影響眼睛。 12. 避免過量飲酒及食用刺激性食物。 13. 切勿自行購買眼藥水或藥膏使用,應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檢查治療。 ◎照護須知: 病人經診治回家後,須依照醫生吩咐用藥及休息。 如遇下列任何情況時,應盡快再返院就診: 1.紅眼於兩、三天內還不消退。 2.眼部有劇痛、有膿流出、或有透明的分泌物。 3.視覺模糊不清。 4.眼睛在強光下感到刺痛。 ◎防止病菌蔓延: 本病屬病毒感染,具高傳染性,並無藥物可預防,於流行期間,應注意下列事項,可減少感染紅眼症之機會: 1. 勿去公共場所,如游泳池、電影院、理髮廳等。

2009/02/28

Yahoo!奇摩公益頻道~~不只做旁觀者,要做個參與者

Yahoo有個公益活動 覺得還蠻好的 企業能發會影響力為這社會做些事情 值得推崇 心動不如行動... 讓社會充滿愛... 更和諧~~ ******************************************************* “不只做旁觀者,要做個參與者。” Thomas Peters

緣起

Yahoo!奇摩公益頻道成立於 2005 年七月,期望能結合網路資源與廣大的網友力量,將之有效轉化為對社會 的實際貢獻。Yahoo!奇摩希望發揮入口網站的特長,扮演橋梁的角色,透過對各領域公益團體的協助,將網 友的愛心與受助者串連起來。

為促進社會大眾與公益組織的認識及信任,從 2009年1月起,Yahoo!奇摩公益推出全新版的資源交流平台, 整合國內數十家公益團體所推的勸募專案,詳細地公佈每一個勸募專案的需求分配制度,並另設一個由公益 團體刊登的績效報告專區。無論是替受贈者募集資源,或是保障捐款人的權益,我們相信藉由Yahoo!奇摩公 益交流平台,公益組織可以更明確地服務社會大眾。

頻道代言人: 林志玲

為了讓更多廣大的台灣民眾一同投入公益募款的活動,Yahoo!奇摩公益特地邀請第一名模林志玲擔任本頻道 2009年度代言人,藉由結合名人的社會影響力,號召Yahoo!奇摩上千萬網友共同響應線上獻愛心、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集小愛做大愛。

Yahoo!奇摩公益頻道代言人林志玲表示:「我希望盡我所能,和大家一起做公益。現今透過網路的蓬勃發展, 只要透過Yahoo!奇摩公益頻道提供的平台,就能輕鬆獲得公益團體的資訊,還可以直接進行線上捐款,把錢捐 給你想要救助的單位及募款專案,也可以以行動或物資捐助公益團體,實在非常聰明及便利。而民眾們也可以 藉由這個平台,公開透明地瞭解公益團體如何運用所捐助的善款,可以說是在資訊充足、又開誠佈公的安心環 境中貢獻愛心。」

想了解如何盡一份心力嗎?

Yahoo!奇摩鼓勵網友們在捐愛心做善事前,可以先上公益頻道了解公益組織以及勸募計劃。公益頻道提供三 種參與的方式,只要按照以下步驟,就可馬上傳遞愛心!

2009/02/18

藥物資訊網

這兩天眼睛不舒服,想起之前看眼科有拿了兩罐眼藥水... 但忘了藥水的公用... 藥罐上標示不清楚... 這時候才發現 行政院 藥物資訊網的好處 可以查詢到藥物的適應徵狀與副作用 That's good...

2009/02/12

輪狀病毒腸炎的照顧

臺北榮民總醫院小兒腸胃科吳子聰主任 往年好發於冬季的輪狀病毒感染,今年秋初到現在,已可見有些小兒為該病毒造成之腹瀉。輪狀病毒的感染是全世界兒童易罹患的疾病,根據國際衛生組織的估計, 每年約有1.5億名兒童受到感染,並造成一百萬兒童的死亡,在台灣或其它醫療衛生比較發達的國家地區包括美國,亦無法倖免於輪狀病毒腸炎造成的困擾。 輪狀病毒的潛伏期約2-3天,嬰幼兒因抵抗力弱最容易受侵犯,以6月至3歲的嬰幼兒居多,在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樣症狀,發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至2 天後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這時候會出現水瀉,有如蛋花湯般的水便,通常不帶血絲、黏液,病程約3-7天。由於年紀小,患兒很容易造成脫水, 電解質失衡而使病情惡化。 近年的研究發現及早以口服電解液補充腹瀉初期的脫水,可避免病情進一步的惡化,以及早期進食容易消化吸收的營養,可促進腸黏膜絨毛修復,加速身體康復。 有許多憂心如焚的家長常詢問醫師是否可給嬰幼兒飲用市售的運動飲料來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其實卻不然,因為在腹瀉期以適當的醣/鈉比例(約二比一)的電解質 醣液可促進腸細胞對水份及電解質的吸收,可使水份及電解質吸收至血流循環。坊間所售的運動飲料、汽水等並不適合作為腹瀉時的口服液體,另因其含糖量過高, 會增加腸管內滲透壓負擔;其含鈉量甚低,可能引起低血鈉的電解質不平衡。且糖與鈉之比值可高達十至十五比一,亦無法促使腸細胞發揮主動吸收的功能。 我們曾研究六十例急性腸炎的嬰幼兒,給予生理性濃度的口服電解質醣液作為病童的水份補充,發現效果良好,均能在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一方面 又能滿足幼兒想飲食些東西的希望,同時可由兒童的渴感來調節液體的攝取量。口服補充法簡便、便宜,幼兒易於接受,所以特別值得推廣,並應於腹瀉開始時及早 給予口服電解質的補充,不要等到有脫水出現再行治療。 另外,傳統上治療腹瀉,常會讓腸胃「休息」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然而研究指出大部分嬰幼兒在腹瀉經補充足夠水份後,小腸仍有吸收各種養份的能力,此時應儘 早給易於消化吸收的營養均衡的食品如母奶或腹瀉配方,維持進食或許會使糞便量略增,但不會加重病情,相反持久禁食或僅攝取米湯與營養不足的飲食會使絨毛修 復延緩,導致慢性腹瀉及營養不良。 資料來源: 榮總兒童醫學部

2009/02/05

穴道按摩

廖風德先生登山暈倒事件,暴露了我們每一位家屬的無知與無助,心血管疾病應是主要問題! 為了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小弟在此提供一個最好又有效的救命方式: 平日多觸摸檢查每個家人的左後上背,左後上背肩胛骨轉彎處右方 約1-2吋的心俞穴是心臟出現異常主治穴! 如心俞穴凸出者按壓會疼痛或癢(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小弟治過幾位客人都因感冒致呼吸不順暢(糖尿病患者更要心俞與肝俞並治),經過我幫他們解開此穴位阻塞,人就舒服了。 平日多按摩此穴就不會有心臟異常的問題,如果有人呼吸不上來,或將近休克時,用靠手腕的手掌在此心俞穴微微用力壓揉(順時針方向),不舒服者會即時恢復正常的呼吸,此時也務必給他一杯溫水,幫助血液循環。 此心俞穴因沒有前面胸骨的阻擋,按壓時就是心臟的後方穴位,所以恢復得快速!從背後治療或急救絕對比前面還快!且急救前胸骨有壓斷的危險性。 有心血管問題者、抽煙者,更要多加注意,此穴會比一般人凸出與不舒服! 有爬山的山友敬請務必學會此救命的方法! 為了健康請各位看到此文章者,不要吝惜推薦此文章! 資料來源: 網路

2009/02/02

《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嘉莉著

(1)手術前的三思八問 開 錯刀時有所聞,不管醫師替你安排任何手術,你都要學會「問清楚」,醫師則必須「說明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手術,千萬不要做。「三思八問」能幫助你做 好是否接受手術的周全考慮;至於麻醉問題與手術部位等細節,更要詳加確認。 亞東紀念醫院關於降低術前準備不完整率的研究指出,手術是一種具有侵入性、高危險性的治療,從術前準備到手術結束,每個步驟都必須嚴謹而確實,才能確保病 患的安全。 該院以查檢、開放的問卷方式做前測收集資料,調查民國九十二年底至九十三年初的手術情形,結果發現手術前準備的不完整率達二‧二%。 該項調查並發現,術前準備不完整的項目包括以下各項: 沒有手術同意書。 X光片等影像資料不全。 病人手圈沒戴上。 舊病歷沒準備。 飾品假牙附屬物品沒有摘除。 沒有讓病患禁食。 沒有檢驗報告等。 醫 療有所謂的不確定性,其中手術治療更是直接影響到病患自身的健康安全。不管醫師替你安排任何手術,你都應該學會「問清楚」,醫師則有必要「說明白」。不清 不楚、不明不白的手術,千萬不要做。 國人的就醫行為長期處於「被動」,只是聽醫師說,卻不懂得詢問醫師、也不懂得如何詢問。切記,一個不變的道理就是:「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也就是先學會 看重自己的健康狀況,醫師才會更重視你的健康問題。 面對接受手術的考量時,醫改會提供了下列「三思而後行‧八問而後動」的 方式,供患者參考: 一思:關於手術決定,你應該 瞭解…… 一問:我為什麼需要動手術? 1.可以減輕或避免現在的疼痛嗎? 2.動這次手術可以治好我的病嗎? 3.可以減少問題的症狀或改善某些身體功能嗎? 4.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不能做」這個手術? 5.接受這個手術的好處是什麼?這個好處可以持續多久? 二問:如果我不動手術會怎 樣? 1.會有立即的危險嗎? 2.狀況會更糟嗎? 3.問題有可能自然消失嗎? 三問:有沒有其他的治療選 擇? 1.除了手術之外還有其他的治療方式嗎? 2.這些方式對我來說,各有哪些優缺點? 3.如果有其他治療方式,為什麼選擇手術而不是選擇其他方式?選擇開刀是否符合世界標準流程? 4.能不能再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要不要動手術? 二思:關於手術本身,你應該 瞭解…… 四問:我需要哪一種類型的手術?有哪些可能的併發症? 1.這個手術通常是用於哪一種情況下,治療哪種病症? 2.手術的流程大概是怎麼樣? 3.哪些部位會被切除?範圍多大?切除後對我的身體功能會有什麼影響? 4.接受這個手術的併發症是什麼?發生機率有多高? 5.萬一發生這些併發症時,是否容易處理?醫師做了哪些準備以應付萬一的狀況? 五問:我需要哪一種類型的麻 醉?有沒有專業的麻醉醫師全程照護? 1.我是要局部(腰椎)麻醉還是全身麻醉?為什麼要採取這種類型的麻醉? 2.有沒有專業的麻醉醫師全程照護?麻醉有什麼副作用嗎? 3.對於麻醉可能發生的風險,醫師做了哪些準備以應付萬一的狀況? 4.我是不是已將自己曾發生的過敏反應和用藥情形(含草藥的使用)告知麻醉醫師? 六問:誰會執行這項手術?他 的資歷怎麼樣? 1.為我動手術的是哪一位醫師? 2.他的資歷怎麼樣?對這個手術是不是很熟悉? 3.醫院的環境、設備、團隊(例如:恢復室有沒有合格醫事人員監看病人手術後的狀況)情形如何? 三思:關於動完手術之後的情 形,你應該瞭解…… 七問:手術後多久,我才可以回復正常的作息? 1.我的手術是不是屬於門診手術? 2.如果不是,我需要何時到達醫院?需要住在醫院多久? 3.動完手術後,我會有怎樣的感覺? 4.頭幾天、幾週內和數月後,我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 5.我何時可以回復正常的作息並開始工作? 6.回家之後需要哪些補給品、設備和任何其他的協助嗎? 八問:我對於這個手術還有哪 些疑問? 1.是不是已向主治和執刀醫師明確表達絕不接受的治療方式? 2.上述所有的問題及回答可不可以文字化? 3.如果在完成以上程序後,仍然不確定是否要動手術,建議你可以諮詢其他醫師。 進 一步的建議 手術之前一定要瞭解手術的必要性、危險性以及手術之後的注意事項與可能情況。 你可以上網查詢比較各醫院、衛生局的疾病與治療方法介紹,或到圖書館找尋相關資訊。 對你的疾病和治療方式多一分瞭解,你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2)麻醉問題多 「麻 醉師」不等於「麻醉醫師」 在開刀之前,醫院應該要安排麻醉醫師、開刀醫師來向病患解釋手術內容。通常醫院的開刀醫師會露面做些說明,但麻醉醫師則不一定會出現,此時患者可以要求醫 院安排麻醉醫師來說明此次開刀將採取何種麻醉方式,就像前面提出的「第五問」,仔細地進行詢問。 根據美國醫療保險中的醫療糾紛或疏失紀錄來看,麻醉科也是排行前三名的科別,但很多病患卻從開刀到出院,從來都沒見過麻醉醫師。要求醫院安排麻醉醫師說明 的另一個重要性是,國內現今仍存在著由麻醉護士來執行麻醉醫師工作的情況,相對增加了手術的危險性。 北 城醫院之所以發生打錯針事件,是因為將用來麻醉的肌肉鬆弛劑放在專門冰存疫苗的冰櫃;而在事件之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麻醉科主任陳坤堡,曾在《中 國時報》發表文章指出,該院一再強調該麻醉人員是領有執照的麻醉師,其實是嚴重誤導了國人對於麻醉醫療的認知。事實上,國內醫療專業領域只有 麻醉專科醫師是被衛生署所承認,而領有正式合格執照的。 國內並未有所謂麻醉師執照的制度,但是某些醫院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聘請麻醉護士執行麻醉醫療行為,卻對外宣稱聘有麻醉師,使病人誤以為是麻醉專科醫師,這 已經牽涉到密醫與詐欺行為,嚴重損害病人的權益。由於國內的麻醉醫師,一定不會自稱是麻醉師,在這需要病人自求多福的年代,如果有醫院的醫師告訴你,他們 聘有麻醉師,這幾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不是麻醉醫師,請你要多多保重。 那麼,為何會有所謂的麻醉師合格證書呢?陳坤堡指出,真實的情況是,某些醫院為了輔助麻醉醫師照顧病人的需要,會招收一些專科或護校畢業的護士,教授他們 一些麻醉的基本概念與技術,使其能與麻醉醫師合作處理病人。通常在累積一年經驗之後,這家醫院就可能發給該護士麻醉訓練的證明,但這種證明並非能力與學識 的證明,充其量只是證明其經歷罷了。 至於某些護士擅自獨立執行的麻醉醫療行為,正如同以往門診醫師旁的助手,看久了醫師的處理方法,就偷偷當起密醫看起感冒來一樣;雖然在醫療法實施後,這種 門診密醫已經大大減少,然而,在不為人知的開刀房、風險不小的麻醉業務中,麻醉密醫的現象還是層出不窮。 資料來源:《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嘉莉著

2009/01/31

長時間使用螢幕如何舒緩眼睛疲勞、保護眼睛

如何將調整Windows色調調整為不刺眼的柔和豆綠沙色 這色調是眼科專家配置,長時間使用會很有效 舒緩眼睛疲勞,保護眼睛。 桌面>右鍵>內容>外觀>進階->項目選擇(視窗)、顏色1(L)選擇(其它) 將色調改為:85 飽和度(濃度):123 亮度:205 ->添加到自定義顏色 ->在自定義顏色選定確定 ->確定 Then 所有文檔都 再不是刺眼 白底黑字,而是非常柔和豆沙綠色, 這色調是眼科專家配置 ,長時間使用會很有效 舒緩眼睛疲勞,保護眼睛。 (資料來源: 網路)